翻译对我来说,其实是个学习的过程,而这过程中最大的乐趣,莫过于遇上一个自己不甚解的句子和单词,然后查遍各种典籍和网页,寻找它的深意,再因此发现一些自己从前不知道的新鲜知识,这时候的感觉,就像吃了一碗热乎乎的馄饨面,既舒服又满足。《蛋头先生》就是这样一本让我很满足的书,这是一本德语图画书,但是,它的典故却是来自于一本英文童话名著: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1832-1898)的《爱丽丝镜中奇遇》(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and what alice found there)。
刘易斯在这本书的第六章引用了一首英国儿歌:
"Humpty Dumpty sat on a wall:
Humpty Dumpty had a great fall.
All the King's horses and all the King's men
Couldn't put Humpty Dumpty in his place again."
这首儿歌中的Humpty Dumpty究竟该怎么翻译,让我颇费了一番功夫去查资料,我查到的结果如下:在18世纪的时候,这首儿歌其实是个谜语,谜底就是 “蛋”。在编谜语的那个时代,Humpty dumpty其实是指英国议会党与保皇党之战(1642-1652)中所使用的一个炮台的名字,国王的兵马也是由此引申出来的。可是到了后来,谜底人人皆知,就没有人把它当作谜语来看了,变成了一首普通的儿歌。因为在漫画里常常以一个很像人的大蛋的模样出现,Humpty Dumpty在英语俚语也变成了“又矮又胖的人”之意。
因为《爱丽丝镜中奇遇》一书的广受欢迎,Humpty Dumpty这个词在中国是早有了很多的译本,就我看过的版本来说,也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译称。最早,大家比较习惯用音译法,比如赵元任,他把Humpty Dumpty译为:昏弟敦弟。这个名字既是音译,也含有一些“昏虫”、“糊涂小弟”的意思,挺耐得住琢磨。但,作为一个儿歌里的名字,并不容易被孩子记住和理解。到了当代,大家似乎更倾向于意译,比如赵明菲,她把Humpty Dumpty译为:矮胖子。这个译法倒也非常简单明快,可却还是很难让中国孩子立刻由此想到“蛋”这个含义。
而在“Laura”这本书中,罗拉和Humpty Dumpty刚见面时,就叫出了他的名字,和他打招呼。如果,我让罗拉叫他“矮胖子”,或者叫他“昏弟敦弟”,这都会是个很奇怪的打招呼方式……怎么才能让罗拉叫出的名字显得很自然,又能和爱丽丝熟悉的那首儿歌之间,仍然保持一个联系呢?想了很久,我决定采取最直截了当的译法,抛弃那个猜谜语的古老意思,就让蛋这个词明明白白地出现,而加上先生这个词,既是为了让Humpty Dumpty显得更像个人,也是为了让罗拉小姑娘显得比较有礼貌。不过,“蛋先生”听起来不够响亮,我大声读的时候,感觉声音有些放不开,因此改为蛋头先生。为此,我还把《爱丽丝镜中奇遇》中的那支儿歌按照这个名字又翻译了一遍,只为了看看,用这样的名字是不是能和刘易斯·卡罗尔先生的原著相配,结果证明,“蛋头先生”除了不能让谜语继续保持神秘,作为儿歌中的词语还是蛮合适的。也是因为这个名字让我大费周章的缘故,我将原书的名字“罗拉”改为了现在的“蛋头先生”,实际上,蛋头先生也确实是这本书里的男一号,离开了他,这个故事也就不存在了。下面,就附上那支儿歌的几个不同译本,仅供大家一乐。
“昏弟敦弟坐在墙中间儿:
昏弟敦弟一毂辘摔两半儿
所有皇帝的马,跟所有皇帝的人,
也再不能把昏弟敦弟拼成个囫囵屯。”
(赵元任 翻译)
“矮胖子坐在墙上,
矮胖子就要摔下,
国王的全部骏马和勇士
都无法把矮胖子重新扶到原位上。”
(赵明菲 翻译)
“矮胖锉墩子坐在墙上头,
矮胖锉墩子摔了个大跟头,
国王的人马全部来到
也没把矮胖锉墩子弄回原处。”
(吴华 翻译)
“蛋头先生坐墙头
蛋头先生摔跟头
国王的马,国王的兵
都不能把蛋头再拼凑。”
(漪然 翻译)
【附录:蛋头先生(中德文对照)】
1-2
Tante Tan Tan schlief Noch tief
und fest. Laura schaute aus dem
Fenster. Weit hinten zwis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