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語 | |
客語 |
1961年江文瑜出生於台灣台中,台大外文系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獲得美國德拉瓦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任教於台灣大學,專長為聲韻學、語音學和語言社會學。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她就是很受注目的年輕學者了。除了致力於自己的學術專長之外,江文瑜也是台灣女權運動的先趨,她非常關心女性議題,長期研究以台灣女性觀點出發的歷史,藉著自傳、傳記和口述歷史的整理紀錄,來建構台灣女性的生命史。由於長時間關懷台灣女性,並且為這些看來一生單調平凡,實際上卻蘊藏著深厚歷史和文化背景的女性做生命記錄,久而久之,這些素材彷彿成為江文瑜生命中的一部份,釀造著她的書寫慾望。於是,在某一個晚上,江文瑜寫下了「失眠」這首詩。1996年10月,詩人江文瑜正式出道。
1998年11月,江文瑜發起,並集合了12位具台灣女性主體意識的詩人成立了台灣第一個女性詩社──「女鯨詩社」,希望打破長久以來台灣詩壇被男性主導的事實,計劃以集體發聲的力量自立門戶,積極累積女性詩人的創作量,並努力重建一直遭邊緣化的女性詩學。女鯨詩社所出版的創刊號詩集就叫「詩在女鯨躍身擊浪時」,並定期在「女書店」舉辦朗誦詩和談詩的活動。女鯨詩社的成立,對於台灣的女性詩作和女權運動都有相當正面的效果。
在台灣詩壇上,從詩人成為學者的例子很多,他們都是從少年或青年時代就開始寫詩,然後進入大學和研究所,得到博士學位後到大學教學,成為既寫詩又研究學術專業的詩人兼學者。至於像江文瑜這樣,原本一直走在學術道路上,到了中年才開始寫詩的學者相當少,也因此,江文瑜的詩得以擺脫既定的束縛,以完全自由的方式,發展出令人驚異的風貌。
許多詩人的詩都是隱諱的,要在千折百轉之後,讀者才能嘗試著去讀出詩人想說的心情,而且,這樣的心情,依舊多多少少帶著朦朧難解,如在霧中的成分。而江文瑜的詩作,卻直指女性的生理、心理,坦白直率到令人震撼的地步,讓人忍不住懷疑,像她所寫的,女性身體極為私密的議題,竟然也能成詩?也因此,有評論者認為江文瑜的詩作,想要表達的主題和主義太多,以至於淪為聲嘶力竭的搖旗吶喊。而缺少詩應該具有的質地,並不值得效法。然而,也有人認為:她從開始創作到今天只不過短短11年,就能夠累積蓬勃的成果,未來值得期待。從不同觀點出發,對於江文瑜的詩作會有完全不一樣的評價,不過,無論對江文瑜的詩作的評價如何,都無法忽略她在創作上的努力和她作品中獨特而鮮明的女性意識。
江文瑜除了寫詩、組詩社之外,還致力於提倡「書寫女性」。所謂書寫女性,指女性或男性都來書寫女性的經驗和故事。她不但自己寫女性的感受,也邀請男女一起來寫女性,她相信像這樣的故事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認識「母親原型」和整個社會中的母親,另一方面也可以深度了解女性的內心私密。從《阿媽的故事》、《消失中的台灣阿媽》到《山地門之女》,就是江文瑜提倡「書寫女性」的具體成果。她曾經獲得陳秀喜詩獎、吳濁流文學獎詩獎等獎項,詩集有《男人的乳頭》、《阿媽的料理》等。
文學花園
說明:
江文瑜寫詩的時間並不很長,卻因為大膽的、無所隱諱的表達方式和強烈的女性主義意識,從出道以來就一直受到詩壇注目。她的第一本《男人的乳頭》多以女性的身體為出發,呈現一種火辣辣的批判,讓男人女人同樣招架不住。但是,到了第二本詩集《阿媽的料理》時,她的詩風一轉,關心的議題已經超越女性身體的範圍,而擴及到台灣各個方面的更深層議題。〈木瓜〉寫二次大戰期間台灣慰安婦的問題,在這首詩中,江文瑜的筆調不再以嘶喊的方式用力表達,而是以沉靜的觀察寫出慰安婦永恆的傷痛,大膽依舊,卻更細膩深沉。
原文:
木瓜
她拒絕
像其他悠閒的阿媽,褪盡衣衫
在每一次日光浴裡
向浮雲友善地打招呼
她也不允許黑夜以閱兵的姿勢
輕輕俯觸她胸前的兩粒木瓜
五十幾年前,充滿青春的乳房
被當成泛著白光的省電燈泡
持久、耐用
日本軍人一個接一個接上插頭
以為彈性的玻璃永不破碎
屋裡未曾點燈v 幽暗光線看不清對方的臉
他訕笑、他狂怒、他愉悅、他解脫
她胸口的白光照不亮他們的臉龐
在這個沒有地名的小房間
在菲律賓島上
她必須以體內僅存的光——
慰安 未安 畏暗
他們劇烈衝撞 前仆後繼
攻向一塊陌生∕默聲的土地
她在一艘船上搖晃
或許,自己就是一艘船
士兵排列成海浪
推送她遠離家鄉
役場強迫登陸∕登錄她的名字
每一批從左營出發的船載運
未知∕慰汁方向的航程
船經過越南湄公河口
轟炸機炸彈散落
甲板瞬間碎裂
她眼見另一半的船身下沈
巨大的重量壓住她的下半身
她逐漸呼吸困難
抓不住任何浮木
水如魚雷般灌進她的身體
泡沫從口中取代她的語言
另一艘輪船再度起航
穿越巴士海峽
船卸貨後
她的身份與姓名被重新變更∕遍耕
一座叢林
軍艦整批卸下士兵
藏匿在她的地∕蒂盤
每一個夜裡,士兵繼續匍匐
押駐∕壓住叢林
除了擦槍走火
宇宙間惟有靈魂出竅∕鞘的聲響
五十幾年後
荒蕪的大地散落一地的木瓜∕墓瓜
她受傷∕瘦殤的脊椎無法彎腰撿拾
只幻見滿地滾動的燈泡∕砲
似燈芯已然焦黑的廢棄物
四周蟲鳴
風琴與口琴的軍歌
「還在菲律賓島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