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05月

此心如冰——怀念寄小读者

发布者:漪然

那是一个天空中闪烁着繁星之光的清夜,一个柔弱的女孩满怀眷恋之情,离开了自己的家园,走上了一条漫长的海外求学之路。

  这个女孩是如此不幸,刚刚踏上异国的土地,就因为一场忽如其来的重病被送进了医院;这个女孩却又是如此幸运,在病榻上,她写下的一封封鸿雁之书,载着她的乡愁、回忆和一片永不泯灭的童心,飞向了故土、母亲、兄弟,也飞向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清晨,终于,闪烁出了第一缕灿烂的霞光……

  这,就是冰心,和她写满了“真”、“自然”与“爱”的《寄小读者》。

1、冰心的“真”

  “在这开宗明义的第一信里,请你们容我在你们面前介绍我自己。我是你们天真队里的一个落伍者——然而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为着要保守这一点天真直到我转入另一世界时为止,我恳切的希望你们帮助我,提携我,我自己也要永远勉励着,做你们的一个最热情最忠实的朋友!”
  ——通讯一

  只有真实才是最动人心的,而《寄小读者》之中的“真”也正是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这里最好的几篇通讯(如通讯二、通讯十、通讯十七)几乎都是完全口语化的、至情至性的、不加修饰的写作。这些充满着作者真性灵的文字,即使你觉得它过于纤弱,或是过于伤感,以至于都显得不像是严格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但是,它却能够在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和成年人心中,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记。其实,这种“真”并不是呼之即来的,它是来自于冰心的人格魅力,也是来自于一个作家的对自己作品的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几乎是贯穿冰心整个人生的一条纽带。

  “弟弟!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然而算起来,不但是去国以前的文字不“真”,就是去国以后的文字,也没有尽“真”的能事。”
  ——通讯十六

  当她躺在沙穰的医院里,她并不以为是苦,因为她觉得:

  “领略人生,要如滚针毡,用血肉之躯去遍挨遍尝,要它针针见血!”
  ——通讯十九

  可是,她却在即将回到温暖的家园时,产生了怯弱和惊惶的心情:

  “虽然我曾应许‘我至爱的母亲’说:‘我既绝对的认识了生命,我便愿低首去领略。我便愿遍尝了人生中之各趣;人生中之各趣,我便愿遍尝!——我甘心乐意以别的泪与病的血为贽,推开了生命的宫门。’我又应许小朋友说:‘领略人生,要如滚针毡,用血肉之躯去遍挨遍尝,要它针针见血!……来日方长,我所能告诉小朋友的,将来或不止此。’而针针见血的生命中之各趣,是须用一片一片天真的童心去换来的。”
  ——通讯二十七

  冰心的“真”,不是简单的孩子气,也不是不谙人情世故的无知,而恰恰相反,她是在看清了这个世界的诸多虚妄幻象之后,以一种睿智之心,冷静地选择了保留自己的“真”,同时,也选择了自己一生的走向,那就是:把自己的全部真心,献给这个世界的未来,献给孩子。


2、冰心的“自然”

  “真的,最难忘的是自然之美!今日黄昏时,窗外的慰冰湖,银海一般的闪烁,意态何等清寒?秋风中的枯枝,丛立在湖岸上,何等疏远?秋云又是如何的幻丽?这广场上忽阴忽晴,我病中的心情,又是何等的飘忽无着?”

  这是一颗生长在海边,被自然的美所陶冶、孕育出来的心灵,这也是冰心永远能够微笑着面对孤独的一个秘密:她是有许多朋友的,这些朋友虽然不会说话,却是静寂中最忠实的陪伴,忧思里最美好的慰藉:

  “我爱听碎雪和微雨,我爱看明月和星辰,从前一切世俗的烦忧,占积了我的灵府。偶然一举目,偶然一倾耳,便忙忙又收回心来,没有一次任它奔放过。如今呢,我的心,我不知怎样形容它,它如蛾出茧,如鹰翔空……”
  ——通讯十四

  然而她最爱的还是海,因为:

  “海是深阔无际,不着一字,她的爱是神秘而伟大的,我对她的爱是归心低首的。”
  ——通讯七

  是海给了她一个宽广的胸怀,也是海给了她一个无畏的性格。在一个女性柔和的外表下,在一个瘦弱的身躯里,藏着的是一种男孩子似的,永不枯竭的热情和活力。她独自一人在山中踏雪;她与小动物们交谈嬉戏;她在大自然中才觉得自己是个“孩子”,是完全自由的人——而她的病,竟然成为她与自然接近的一个绝好契机,从这一点看,《寄小读者》也是一棵由自然之美催生出的花朵。只是,这个自然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因为在冰心眼中,“自然”、“童真”、“生命”是三位一体的——它们不可分割,更不能离开彼此单独存在,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冰心的“自然”就是童心的同义词,也是她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道引路的阳光。

3、冰心的“爱”

  “我生命中只有“花”,和“光”,和“爱”,我生命中只有祝福,没有咒诅。”
  ——通讯十三

  在那一颗如冰一样透明、纯净的心灵里,究竟承载了多少的爱?对自然,对母亲,对祖国……我们已经计算不出,因为《寄小读者》几乎就是全部用爱凝结而成的一卷儿童文学的圣经,至今,那些富于哲思的话语仍然在洗涤着我们的灵魂: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通讯十九

  “世界上没有两件事物,是完全相同的,同在你头上的两根丝发,也不能一般长短。然而——请小朋友们和我同声赞美!只有普天下的母亲的爱,或隐或显,或出或没,不论你用斗量,用尺量,或是用心灵的度量衡来推测;我的母亲对于我,你的母亲对于你,她的和他的母亲对于她和他;她们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
  ——通讯十

  “所以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我不能偏爱,也不肯偏憎。悟到万物相衬托的理,我只愿我心如水,处处相平。我愿菊花在我眼中,消失了她的富丽堂皇,蒲公英也解除了她的局促羞涩,博爱的极端,翻成淡漠。但这种普遍淡漠的心,除了博爱的小朋友,有谁知道?”
  ——通讯十七

  “……北京似乎是一无所有!——北京纵是一无所有,然已有了我的爱。有了我的爱,便是有了一切!”
  ——通讯二十

  冰心的哲学是爱的哲学,也是所有对世界还保有希望的智者的哲学,同时,又是一个女子,一个富于母性的女子,所特有的对人性的领悟及对人间的宽容——而这,正是这个由男性主宰的世界所最欠缺的。诗人徐志摩,就曾经要到她“那个纯洁的地方去忏悔”。但她的如水之心,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的,她只能让“小朋友”来作她的“裁判”,把一切都说给“小朋友”听——她将她的爱留给了孩子,其实也就是留给了还未被尘俗化的本真的人,她相信这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消逝,因为她本身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们的小读者是幸运的,因为在白话文刚刚开始取代文言文的新文学时代,他们就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儿童散文;我们的小读者却又是不幸的,因为在此之后的数十年里,竟再不曾有过这样优美的文字是为他们而写的!

  也许,真的像“寄小读者”第一篇通讯中就说过的那样:“若不是在童心来复的一刹那顷拿起笔来”,就不会有那般柔和恬静的倾心述说;而“一回到健康道上,世事已接踵而来”,便是有一颗如冰之心,也难以再续清音。

  也许,这个世界原本就是这样:“他们的是非,往往和我们的颠倒。往往我们所以为刺心刻骨的,他们却雍容谈笑的不理;我们所以为是渺小无关的,他们却以为是惊天动地的事功。”所以没有人在乎一个女孩子的述说,更没有人在乎一个女孩子的沉默。

  也许,只有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任何快乐的人,才会去建造一个幻想中的王国;才会去回忆美好的过往。“安心是药更无方”,心灵远离了安宁,正说明当今时代的娱乐活动,真的是太多了。

  也许,我是过于悲观了。毕竟,当年的小读者们都长大了,他们应该是不会忘记那些打动过自己心灵的话语,他们也应该是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真、更美、更富于爱心的……

  蓦然回首,距冰心先生辞世已有五年了,距自己第一次于病榻上静读《寄小读者》也已有十余年了。如今重读这些亲切的文字,我的心“因着这回想,寸寸都是甜蜜的”,我知道自己笨拙的笔是难以描画出那一颗如冰之心的,然而我也只能以自己笨拙的笔写下这篇短文,以此和所有怀念冰心先生的小读者共勉,愿我们都能做个好孩子,也都能保有自己最初一刻的童真之心……

漪然写于2003.10.9


© 2005-2021 dreamkidlan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16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