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开展儿童阅读的项目愈来愈多,如有政府倡导、主持推动的一些项目外(南方分级阅读),有高校(北师大儿童阅读推广计划)推动一些儿童阅读项目。除此之外,更需要人们关注的是民间公益组织在儿童阅读领域的行动,如深圳的三叶草、天图教育基金会,北京的快乐小陶子、立人图书馆,上海的微笑图书室,厦门的担当者行动,广州的满天星公益以及其他默默无闻的阅读推广行动者。
若用生物学的角度去看儿童阅读公益项目,它应当是一个功能完整的、和谐共生的“生态圈”。这个“生态圈”不同于工厂的产品流水线模式那种完全程式化的、冷冰冰的生产“工序”,而是在每一个互联中都包含着关爱和尊重。在该“生态圈”中,图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元素。若无图书,这个“生态圈”将难以为继。在陆生自然环境中,土壤是孕育生命(植物及动物)的基床。而图书,正如土壤一样,其中包含着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各种促发或辅助生命成长的元素。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土壤往往是必不可少的。于人而言,书籍并非是物质生活必需品,但确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必需品。有良好阅读及思考习惯的人,他的思维是灵活的,他的眼睛是能保持水灵的。
既然书籍如此重要,我们应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图书呢?
不少机构和个人在热情地推荐儿童读物。而在推荐图书时,大家各自心里应该都有一杆秤;但一般说来,我们不必期待过多能够“拿在手上的标尺”。许多专业的儿童读物研究者之所以能准确地选出优秀的书目,主要是因为嵌入内心的自觉的判断力。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只有经过长久的沉淀,才能养成专业的职业素养和直觉力,才能具备“庖丁解牛”的能力。如何才能练就这样的能力?从大的方面讲,首先要做到理解儿童,包括其身体、心理、精神各方面的发展规律;第二要理解当下的环境。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担负着一定的使命,比如当下许多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业已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在儿童阅读中,我们应传递这种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似乎这还是从“有用”的角度去做的,但这是人类应该具有的一种节制力和责任感。此外,还需要具备审美及辨别常识的能力。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决定了他选择的文学艺术类作品的质量和水准;而常识水平则决定了他是否能甄别出优秀的科普读物。
对于一般的大众而言,这些内化为“直觉力”的标准并不具备简单的“实操性”。法国著名文史学家保罗·亚哲尔在其著作《书·成人·儿童》中提出了以下适合儿童阅读的好书的标准,(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些标准“大而虚”,但是这些又的确是“好书”的要义所在):
(1)忠实于艺术的书。即诉之于“直观”,而得以培养儿童观察力的书。是孩子们读了也会觉得它具有质朴之美的书。
(2)可以解放儿童的心,使他们喜悦的书。这种书可以保护儿童,守住想象世界的幸福,避开现实法则的束缚。比如童话、语言、神话传说、科幻小说等。
(3)能把人类高贵的感情吹进儿童心灵的书,使儿童尊重一切生命——包括动物的生命、植物的生命、森罗万象的生命。比如一些自然科学生命科学方面的书。
(4)承认游戏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活动的书。保罗认为,知性和理性的锻炼,并不是可以立即产生利益的,也不是能在实际生活中发生作用的。好的书应该不以立即的效果为目的,而且决不可把它当做目的。所以,可以让孩子看看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方面的书。
(5)启发儿童知识的书,帮助孩子认识人性——人类心情的书。它们能促进孩子们旺盛的成长力,使他们的精神圆熟,绽开睿智的花朵。比如一些传统美德故事,名人佳话,历史小说,英雄事迹等等。
(6)含有高尚道德的书。这种道德是永远不变的真理,能让人类的心灵活泼、激奋起来,愿奔向真理的道德。
保罗从以上六个方面提出了“好的儿童读物”的标准。“好书”要忠于艺术,这是很高的标准。艺术,是一个人精神成长必不可少的、令人保持美好追求的精神营养。经典的文学、漫画等(如《草房子》《丁丁历险记》)就能起到如此作用。与之相对的是通俗文学及一般的漫画作品(如幽默笑话等),这些可以提供给儿童阅读,但要千万审慎,并要注意限制。从广义的角度看阅读,影视动画亦可看做阅读的形式。我们可以看到已有报道中一些影视(动画片)对儿童的影响,如今年4月6日,连云港9岁男童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烤全羊”的情节,将同村5岁、8岁两名小伙伴,绑在树上点火烧成重伤。另外,也有报道称一些孩子模仿奥特曼等动画形象,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
同理,对于纸质的图书阅读,同样需要注意这些方面。如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火了之后,也出现了漫画版的《喜》。作为有判断能力的成人,当审慎选择。另外,我们也须特别注意近年来面向儿童的“恐怖”作品。为什么恐怖作品如此“受宠”呢?
“恐怖往往与怪诞有关,以其强烈的冲击力影响人的神经,产生震撼、怪异、诡谲、惊悚的阅读效果”;加之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理,且不具备有效的自控力,这类作品很容易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但是,“对某作品有阅读兴趣”不可等同于该作品是“优秀且适合的”。成人与儿童的阅读心理具有很大的差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亚洲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王泉根曾撰文分析二者不同的阅读心理及其产生的后果:
“成年读者是在一种“明知是假”的阅读状态下进入的,一旦从作品中脱离出来,也就完成了“明知是假,姑且当真”的阅读所带来的精神刺激,重回太阳当空的现实。但少年儿童的阅读心理则完全是另一种状态。他们的阅读具有“同一性”与“同化性”,即以一种完全“信以为真”的阅读期待与接受心理进入文学作品,并进而与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主客不分,与其同一,以己身同化于艺术形象、代替艺术形象。所以少年儿童的阅读是一种较彻底的情感投入与生命体验,年纪越小越是如此,他们会为作品人物的有趣遭遇哈哈大笑,也会因作品人物的不幸命运而难过落泪。”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图书本身的品质对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大人作为阅读的引导者,在通俗作品的选择上更要擦亮眼睛。如此,并不是说儿童不能接触那些“丑的”、不好的作品,而是在儿童具有了独立判断能力时,才可去接触这些作品。
至于启发儿童知识、道德引导等方面,也是选择儿童读物的参考维度——这里强调的是保罗的第三条标准:(好书是)“能把人类高贵的感情吹进儿童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