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对待生命
4月的天阴沉沉的,天色渐渐昏暗,当公交车行驶到泥岗村站台时,暴雨如注,就像积蓄已久的眼泪奔涌而出,之后渐渐平复,天色又明朗了起来。
我在车上阅读《孩子的宇宙》一书,其中谈到“孩子会思考死亡”和“追悼死者”的讲述,书中的心理咨询师跟孩子玩起了死亡的主题游戏,一起埋坟墓,一起说悼词,一起回忆逝去的人,直面死亡,让情绪得到宣泄。这让我想到本月读书会,初定主题是“生命是连在一起”,但大家认为生命与死亡的主题对孩子来说太沉重,所以就搁置了。
此时,一个孩子在车上追着妈妈问:“人死后还会转世投胎吗?”妈妈没有直面回答,而是让孩子不要问这种事。确实,这类问题太复杂,就像孩子问:“妈妈,我们是怎么出生的?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怎么回答孩子呢?家长很多时候都选择了逃避。无论直面还是逃避,不可否认的就是死亡一直就在,地面交通事故、飞机失事、地质灾害等等,人不断的在死与生之间交替循环,正如书中所说的“只有认真的对待死,才能赋予生以深度”。
清明节常阴雨纷纷,是老天在提醒人们悼念先人吗?古人对于清明的描述很多,杜牧诗中“清明时节 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不正反应着阴雨天气,生者对于逝者的思念吗?王磐的诗句“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不又反应出清明时节是出游的好时节吗?现代社会,乡下人更多的是对用仪式来缅怀逝去的人。城里人大多采用出游踏青的方式度过这个传统节日。
直面死亡,不因畏惧而害怕。记得在我13岁的时候,奶奶就准备好了一口棺材放在自己的房里,离现在25年了,那口棺材仍然摆在奶奶的房间里,似乎那里才是她最终的归宿。小时候,我最愿意去给爷爷上坟,并且能怀着敬慰之心前去悼念。爷爷在爸爸还小的时候就去逝了。记忆中听爸爸讲过一个小故事:那时候,我们家缺吃少穿,奶奶不但要带爸爸的四个兄弟姐妹,还收养了的另一个男孩,家里也没什么手艺人,奶奶辛苦持家,爷爷出外做些小生意。那天,爷爷推着独轮车到县城里面去卖菜,来回要走上六个多小时,在回家的途中,他倒下了。口袋里仍然有一袋没打开的面饼,他是想留给孩子们的,自己没舍得吃,然后支撑不住倒下后,就再也没有起来。
直面死亡,心生敬慰。每次去上坟,父辈和奶奶都会敬上香烛,摆上一壶酒、一只鸡、一条鱼、一碗扣肉、一些水果在坟前,一串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似乎能唤醒沉睡中的祖仙,我们又到坟上松土,抓一把旁边的新土洒上去。还要烧一些纸钱,在一些信封上按辈份写上“显考祖”之类的文字以及我们在世的人的名字,类似于写信给逝去的亲人。上坟时,口里念念有词“亲啊!我们来看你了,儿子、孙子、孙女都来看你了……”后来家庭条件好点了,父辈们又将土坟改成了水泥坟墓,这就是我对清明的记忆,是生者对死者的敬慰与怀念的方式。
但孩子体会不到这些,我随父母亲来到深圳,就很少回老家,孩子们没有见过这种仪式,也不知道如何去扫墓,并对他们怀有敬仰之心。我想让孩子感受死的光荣与生的伟大,清明节去烈士陵园献上一束花,讲一场关于战争的故事。我又想让孩子能明白生的意义,在生的过程中把握现在,珍惜生命,创造生活。
谨以此文献给我逝去的爷爷,同样也希望安好的奶奶身体健康,开心快乐!中国人对于死亡总是避而不谈,因为太觉重,太伤感。但我想通过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们认真对待生命。那些对死亡敬而远之的人,想来也很难以做到真正的心灵交流。只有认真的对待死才能赋予生以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