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可以说一天一个样。这个时候的宝宝每天都像沐浴阳光的小苗一样,尽力地伸展自己的小叶片,吸收身边的一切信息。
它的注意力时间很短,因个人身体、心理发展不同而不同,从一分钟到几分钟都有可能。 给一岁宝讲故事,最好由妈妈进行,阅读引导员指导。避免孩子因为怕生、过于兴奋等原因无法进行阅读和游戏。这个阶段一对一地讲读图书,比较合时宜。
如果给孩子讲故事、设计游戏,作为阅读引导员而不是孩子的妈妈,第一要和妈妈沟通,了解孩子处在哪个阅读阶段,是接触过书还是没接触过书,有什么特别的喜好,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展情况等等。在掌握了孩子比较全面的信息后,再考虑讲什么、如何讲。
第二,一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语言启蒙期”,如果家庭环境里主要保育的人—妈妈或奶奶是个喜欢说话的人,那孩子就可能学话早,如果主要保育人是个沉默寡言的人,那孩子就可能学话迟。我的经验是阅读引导员在设计游戏环节时,要告诉妈妈需要注意,讲故事的时候尽量声音稍大、语速较慢,平时也要关注孩子的语言发展情况。
第三,我会选择图画比较清晰,贴近孩子生活,句式反复,能在短时间内讲完的书。比如《脸、脸、各种各样的脸》。 《脸、脸、各种各样的脸》作者(日本) 柳原良平。这本书讲人脸的表情,用不同颜色表达不同情绪,比较有趣。一岁宝宝对人,特别是主要保育人、妈妈的脸感兴趣,也对“指手画脚”感兴趣,平时玩玩小手、玩玩小脚啥的。
在给孩子讲读这本书之前,请妈妈先大声读过几遍,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方式。然后选择宝宝精神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开讲。妈妈一边讲、一边观察孩子的反应。孩子快不耐烦的话,尽快结束讲读。
讲完后,妈妈带领孩子一起做脸的躲猫猫游戏,先把脸挡起来,然后一边念各种脸的名字,一边露出相应的脸型。酸的脸就皱皱的,苦的脸就撇撇嘴。做脸型的时候,可以选取成对的脸:生气的脸、微笑的脸;开心的脸、伤心的脸;睡着的脸、醒着的脸;说“你好”、说“再见”。除此之外,还可以发挥一下,打印黑白色各种各样的脸型,顺带着讲讲鹅蛋脸、国字脸、方形脸。
还可以做简单的手指操,点眼睛、鼻子等器官,妈妈点自己,宝宝点妈妈,妈妈点宝宝都可以。游戏很简单,但是可以经常做,宝宝也可以和不同的人一起做。手指运动较好的孩子,可以为他准备可粘贴和撕除的眼睛、鼻子、嘴等器官,贴在准备好的“脸”上,在这个游戏中,妈妈注意不要去纠正孩子什么是眼睛的“准确位置”,不要说“宝宝,这样不对,应该这样”之类的话。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是靠妈妈嘴巴说说得来的,而是靠长期的生活体验得来的。在动手摆放“眼睛”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地了解,他的认知是不是和身边的人类似。所以,感觉很重要,妈妈需要培养孩子的感觉能力而不是听话能力。
不管哪种游戏做的时候要观察孩子的注意力和情绪,以孩子愉悦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