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住在一个小村庄。夏秋季,经常到玉米地里,去折“甜棒”,就是那种不结玉米穗子,或者很少玉米穗子的玉米秆,折下来,当甘蔗吃。可甜呢。
这天,我又到池塘南面那片地里折“甜棒”,玉米叶子密密匝匝,密的看不清脚下,弯腰进去,一下子一脚一腿的泥。原来头天夜里,刚刚浇了田。水是从河里滘上来的,有的地方,水还没完全渗下去,水洼里还有寸把长的鱼在蹦达。也有比较大的白鲢,在滘上来的过程中,已经伤痕累累,躺在田里动弹不得了。鱼被滘到地里,这是常有的事儿,只是这次被滘上来的鱼尤其多。也许是到了汛期吧。
闷热的空气里,已经有了浓郁的腥臭味。
我撇着两只脚,在地头的树上擦过了泥,怏怏地回了家。
七八天后的一个中午,我坐在池塘边的杜梨树上,忽然看到玉米地里不断地飞出泡泡来,红的,绿的,黄的,蓝的,有弹珠那么大,一个接一个,五颜六色的,有的飞着飞着就破了,有的挂在玉米梢上,有的向远处飞去了。
我一下子从杜梨树上跳下来,跑到地头上。
没错,泡泡就是从地里冒出来的。
我一弯腰钻进地里。这景象可真够奇异的:地里三三两两,长着一种从没见过的东西,怎么形容它呢?这么说吧,它就像是一条鱼,更准确的说,像一条冻鱼,被人头朝上,尾巴朝下,直挺挺的插到了地上。它深灰色,表面有鱼鳞一样的斑斑点点,两侧的叶片就是没展开的鱼鳍。该是鱼鳃的地方是两道弧形的花纹。没错,它就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植物鱼。
它的嘴巴张开着,鼓出一个半圆的泡泡,像一朵盛开的花,气泡便是它的花瓣了。一朵气泡从嘴里缓缓地升起,飞走了,另一朵气泡又出现了。几十棵这样的植株,释放着不同颜色的气泡,这景色真是漂亮极了。我伸手去接,一个泡泡就黏在我手上了。美丽的泡泡内壁上,粘着一颗黄黄的米粒大小的东西,那该是它的种子吧。我轻轻一碰,气泡破了,黄色的小粒硬硬的,躺在我手指上。
我再看田里的玉米叶子上,都落了不少的小黄粒,乍一看上去,就像虫卵一样的。
我怀着好奇,从叶子上把种子一粒一粒摘下来,采集了大约一小把。回到家,我把种子洒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还提了小水桶,透透地浇了地。
第二天地里湿漉漉的泥土,这儿被拱起一撮土,那儿露出一棵芽,探头探脑的,嫩嫩的,扁圆的叶片合拢着,可爱极了。
这植物长得快极了,就像雨后的春笋,几乎听得见刷刷的拔节声,一天功夫,就有我的手指头那么长,银白色,鱼嘴闭合着,鱼鳃只是两道若有若无的花纹,鱼鳍呢,只是薄薄的叶片,紧紧的贴在植株上。
植物鱼变化很大。第三天,鱼鳞类似鱼鳞的斑点也开始出现了,摸上去,滑腻腻的。
随着时间过去,植物鱼的颜色每时每刻都在渐渐的加深,傍晚的颜色,总明显的比清晨加深了许多。到第六天的时候,植物鱼,明显的就是一条肥硕的大白鲢了。
它一尺多长,鳃线已经非常清楚,鱼鳍也已经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