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家有一女——洋洋,今年8岁,三年级小学生。因为当妈的特别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所以洋洋打小儿就是在书堆里长大的,也养成了喜欢书、爱看书的优点。
现阶段的特点
一、因势制宜,利用空闲阅读
洋洋进入小学以后,作业量比较大,每天写好作业就到或超过睡觉的点儿了,我们通过睡前故事进行亲子阅读的活动也大大的缩减了。孩子精力充沛,中午不睡午觉,所以,洋洋往往取中午的点进行自主阅读。亲子阅读时间也根据当天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在周一至周五上课期间,妈妈会选择一些短小、精练的绘本一起共读,如《小女巫》、《14只老鼠》等等。每个季度选择一个半天时间,举行家庭读书会活动,读书会上,参与者向大家推荐并选读近期自己喜爱的书籍。
二、阅读量大,阅读时间更快
随意识字量的增大以及理解力的增进,虽然课业较重,但洋洋一周也能阅读十来本中等厚度的图书,而且速度比小学一二年级更快,比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只用了2个多小时就看完了,而且还能绘声绘色的叙述书中故事情节,评优判劣。
三、故事书喜新厌旧特点明显
与之前的反复读、重复读比起来,洋洋现在可谓是只喜新讨厌旧。出于对故事后续发展的展望,对新故事书的期待,故事类图书看过一次以后,就放在一边,不愿意再读第二次。
四、开始涉猎历史书籍
历史类书籍因为有很多的背景,以前的阅读都是妈妈带读。从2014年暑假开始,洋洋开始自主阅读历史类书籍,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会要求妈妈进行拓展讲解。
五、有故事情节的百科类书籍依然是阅读兴奋点
洋洋已经不喜欢立体书之类的百科类书籍了,因为“是小孩子看的”。将地理、生物、物理等百科知识涵盖在故事里的书籍仍然是洋洋阅读的兴奋点,比如《我超喜欢的趣味科学书》、《可怕的科学》等等都是她喜欢阅读的书籍。
六、诗歌——表演的艺术
这个暑假,妈妈很奇怪洋洋的自主阅读书桌单中没有诗歌,洋洋的解释是:“诗歌不适合一个人安静的读,要和妈妈一起大声读出来才行;或者你读我表演。”妈妈的理解是:读诗歌,要有受众有欣赏者。
存在的问题
一、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阅读速度快带来的负面效应之一就是浅阅读。因为阅读量大,接触的词汇多,洋洋的语言表达力很好;但因为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让她的思考只停留在浅层次,做不到换个角度阅读、全方位阅读、反复阅读、深度阅读——这也是洋洋现阶段存在的最大问题。
二、读过的书不再读第二遍
这个暑假以来,没有一本书出现过反复读、重复读的现象。比如洋洋最喜欢的书之一:桑达克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这是她二年级时读的,当时我们反复读了好多次,还饶有兴趣的查了很多周边资料。今年,我把书拿出来,试着和她再读时,却被拒绝了,并言之凿凿:“不错,我的确很喜欢这本书,但我以前读过了,我现在不想读。”在读书会上,妈妈读过的书如果是洋洋普经读过的,她就会很烦燥,没耐心听。
三、讨厌作阅读记录、阅读体会
洋洋每每读了一本好书、一个好故事,都会迫不及待的找人分享。但她的阅读体会也往往是口头表达式的,妈妈让她把说的写下来,也被弃之,理由是“写字太累了”。许是因为学校的写字量很大,除了画画、手工,其他情况很难“请”动洋洋用笔,连最简单的表格式阅读记录也非常排斥,不是应付似的记几笔就是放弃不写——妈妈曾经用“记1本奖励1元的”巨额奖励政策,也没有激起她的激情。
怎么办?
看到洋洋止步于浅层阅读,妈妈很着急。但细分析以后,发现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家里藏书的急增,妈妈粗粗估计了一下,家里有近千册的书洋洋没看过,这些书的涌入一下子牵动了洋洋,让她“恨不得”一晚上就读完,造成了现在的一些问题。浮躁、好奇成人也有之,何况儿童?妈妈决定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慢慢把洋洋拉出浅层阅读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