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自由一样美丽
出自三联书店的书,拿到手的质感就非常有书卷气。很喜欢它的装帧:牛皮纸黄的面子,嵌在封面封底里的两根黑色绸带,都在无声胜有声地唱着一支挽歌……
今天认认真真坐下来,开始读这本书。最近太感性,所以以为自己会因为流泪而读不下去。我告诫自己不要轻易流泪,怕亵渎了那么厚重的东西。
可是随后,我却开始颤抖,冷得我要关上窗户,泡壶热水,温暖自己。冷得我时不时要停下来,望望窗外的嫩绿叶子,告诉自己现在是春天而不是冬天。
就着下午的阳光,看完了上半部。
期间,时不时的打断、停顿。包括一次邻居的敲门,用开门前匆匆忙忙擦拭眼睛的纸巾,站在邻居面前狠擤鼻子,表示感冒ing。很不争气,还是流了很多眼泪,大颗大颗的。
看到犹太人集中营这类题材,经常要拷问自己。比如我是《生死朗读》中的女主角,又或者是《苏菲的选择》中的苏菲,我会怎样?然后舒出一口气,感觉庆幸地而又舒服地继续过活。今天,我第一次深刻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虽然大多数人都是渺小和卑微的,我们把这叫做平平淡淡总是真。但就是有那么些人,的确是生而伟大的,是人类的光辉,是人类的骄傲。比如弗里德,那位艺术家兼美术老师,当她即将走进集中营时,她对小店的老板说:“希特勒邀我赴约呢,有什么保暖的衣服吗?”出发前整理东西的时候,急着把床单染成深色,因为可以给那里的孩子演戏时作道具……“有那么多细节要考虑,她连害怕的时间都没有。”当丈夫被列入送进死亡营的名单时,她立即要求被加入名单。即使她有更堂而皇之的理由,这里的孩子需要她。她是那么自然地选择了,和亲人同生共死。
一切是那么自然。我素来说,任何的感觉、任何的选择,只有事到临头,真正的谜底才会揭开。只是这答案不是来自一时的心血来潮,是内心里一种东西的积淀,厚厚的、厚厚的积淀。
这里我码一段作者的文字吧:“直到我读完弗里德完整的人生篇章,我才第一次,对她进入集中营这一时段不再感到吃惊。对于弗里德来说,这是最顺理成章最自然的事情。她热爱孩子,也热爱艺术,探究艺术怎样被引发和生长,怎样表现和丰富人的内心,怎样从心理上疏导释放和打破对自由思维的囚禁,那是她一生都在迷恋地做着的事情,是的,这里的孩子需要她,而她也需要这些孩子。是他们使她在如此可怕的地方,心灵不走向枯竭。”
这就是所谓心灵的呼唤,一种需要。希特勒也有需要,但那是一种什么需要呢。人的内心需要,当它强烈到极致时,其力量真是能撼动天地。亮可以亮到照亮天堂,暗可以黑过地狱之暗。而弗里德说:“你要用光明来定义黑暗,用黑暗来定义光明。”
人,是有灵魂的,不是么?
所以,在任何情况下要提醒自己是生有高贵灵魂的人,不要再用“平凡”来亵渎这颗灵魂了!
要骄傲自己是一个人!
蝴蝶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不住在集中营。
——巴维尔.弗里德曼 21岁
作者在后记中写到,这是为少年儿童编写的一本书,试图透过这些犹太儿童的角度去理解过去。这样的一本书,其主要读者对象是少年儿童,你是否意外呢?中国的孩子,对死亡教育生命教育这一区块是严重滞后的。似乎孩子就只能接受甜美的祥和的文化艺术,否则就会伤害到他们幼小的心灵。这样就正常吗?特莱津孩子的生活无疑是不正常的,可是他们在弗里德这样的艺术家的引导下,保持善良的信念,努力用正常心态,健康的精神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分。所以他们的画作与诗作是那么的有力度、不平凡,件件有大师的风范。我感动、我佩服,但是我知道没有家长会要去羡慕这份异乎寻常的才气,没有任何家长会!只是试着去理解他吧!不论到什么环境下,都有感受美的能力,欣赏和珍惜生命的给予。
问题是,我们什么时候会给我们的孩子看这样的一本书?你准备好了,你有勇气试着和孩子去理解吗?我的许多被称为龙娃娃的学生10岁了吧?特莱津大多数创作的孩子都是在这年纪上下。
你又准备从什么角度去理解他呢?
我们会惊诧那些孩子高超的艺术感觉和文学修养,这些高水平但又有什么好惊诧的呢?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应该动容的是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还在歌颂美好、小花、彩色的房子和记忆中的家乡。
睡前,我翻了一页,选出我认为最清淡平和的一首诗,读给女儿听:
遗忘
对你嬉戏的记忆、安静的记忆一直在缠绕着我
只是为了提醒我曾经对你倾注过多少爱。
也许,当你再次甜蜜地亲近我,我会微笑起来,
可是随后,我却开始颤抖,冷得我要关上窗户,泡壶热水,温暖自己。冷得我时不时要停下来,望望窗外的嫩绿叶子,告诉自己现在是春天而不是冬天。
就着下午的阳光,看完了上半部。
期间,时不时的打断、停顿。包括一次邻居的敲门,用开门前匆匆忙忙擦拭眼睛的纸巾,站在邻居面前狠擤鼻子,表示感冒ing。很不争气,还是流了很多眼泪,大颗大颗的。
看到犹太人集中营这类题材,经常要拷问自己。比如我是《生死朗读》中的女主角,又或者是《苏菲的选择》中的苏菲,我会怎样?然后舒出一口气,感觉庆幸地而又舒服地继续过活。今天,我第一次深刻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虽然大多数人都是渺小和卑微的,我们把这叫做平平淡淡总是真。但就是有那么些人,的确是生而伟大的,是人类的光辉,是人类的骄傲。比如弗里德,那位艺术家兼美术老师,当她即将走进集中营时,她对小店的老板说:“希特勒邀我赴约呢,有什么保暖的衣服吗?”出发前整理东西的时候,急着把床单染成深色,因为可以给那里的孩子演戏时作道具……“有那么多细节要考虑,她连害怕的时间都没有。”当丈夫被列入送进死亡营的名单时,她立即要求被加入名单。即使她有更堂而皇之的理由,这里的孩子需要她。她是那么自然地选择了,和亲人同生共死。
一切是那么自然。我素来说,任何的感觉、任何的选择,只有事到临头,真正的谜底才会揭开。只是这答案不是来自一时的心血来潮,是内心里一种东西的积淀,厚厚的、厚厚的积淀。
这里我码一段作者的文字吧:“直到我读完弗里德完整的人生篇章,我才第一次,对她进入集中营这一时段不再感到吃惊。对于弗里德来说,这是最顺理成章最自然的事情。她热爱孩子,也热爱艺术,探究艺术怎样被引发和生长,怎样表现和丰富人的内心,怎样从心理上疏导释放和打破对自由思维的囚禁,那是她一生都在迷恋地做着的事情,是的,这里的孩子需要她,而她也需要这些孩子。是他们使她在如此可怕的地方,心灵不走向枯竭。”
这就是所谓心灵的呼唤,一种需要。希特勒也有需要,但那是一种什么需要呢。人的内心需要,当它强烈到极致时,其力量真是能撼动天地。亮可以亮到照亮天堂,暗可以黑过地狱之暗。而弗里德说:“你要用光明来定义黑暗,用黑暗来定义光明。”
人,是有灵魂的,不是么?
所以,在任何情况下要提醒自己是生有高贵灵魂的人,不要再用“平凡”来亵渎这颗灵魂了!
要骄傲自己是一个人!
蝴蝶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不住在集中营。
——巴维尔.弗里德曼 21岁
作者在后记中写到,这是为少年儿童编写的一本书,试图透过这些犹太儿童的角度去理解过去。这样的一本书,其主要读者对象是少年儿童,你是否意外呢?中国的孩子,对死亡教育生命教育这一区块是严重滞后的。似乎孩子就只能接受甜美的祥和的文化艺术,否则就会伤害到他们幼小的心灵。这样就正常吗?特莱津孩子的生活无疑是不正常的,可是他们在弗里德这样的艺术家的引导下,保持善良的信念,努力用正常心态,健康的精神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分。所以他们的画作与诗作是那么的有力度、不平凡,件件有大师的风范。我感动、我佩服,但是我知道没有家长会要去羡慕这份异乎寻常的才气,没有任何家长会!只是试着去理解他吧!不论到什么环境下,都有感受美的能力,欣赏和珍惜生命的给予。
问题是,我们什么时候会给我们的孩子看这样的一本书?你准备好了,你有勇气试着和孩子去理解吗?我的许多被称为龙娃娃的学生10岁了吧?特莱津大多数创作的孩子都是在这年纪上下。
你又准备从什么角度去理解他呢?
我们会惊诧那些孩子高超的艺术感觉和文学修养,这些高水平但又有什么好惊诧的呢?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应该动容的是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还在歌颂美好、小花、彩色的房子和记忆中的家乡。
睡前,我翻了一页,选出我认为最清淡平和的一首诗,读给女儿听:
遗忘
对你嬉戏的记忆、安静的记忆一直在缠绕着我
只是为了提醒我曾经对你倾注过多少爱。
也许,当你再次甜蜜地亲近我,我会微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