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05月

原创图画书系列讲座——第一课:什么是图画书

发布者:漪然

  什么是图画书?在我们学习所有的有关它的知识之前,让我们先把这个定义弄清楚吧。正像我们上一课中大家讨论的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这些答案
都是对的,但,客观地看,还不够全面。正如我们想了解什么是一头大象,就需要走到离那头象更远一些的地方,才可能看见它的全貌,所以,下面让我们先抛开现
代已经固化的所谓图文结合就是图画书的形式,来穿越几千年的时光看看,图画书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


  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原始人生活的地方,
经常会留下一些壁画,这些画,谈不上什么绘画技巧,只是一些基本的线条构成的人、兽、树木的图像,但是,它们并非是毫无意义的,恰恰相反,这每一幅图像都
是在对我们讲述着一个原始人的生活故事,也许他在打猎,或者吃东西,或者制作工具,或者休息,或者交配繁衍……我们对原始人的了解,确实有很多都是来自这
些壁画。但这些图画是谁画的?他又是为谁画的?我曾经想象,这是某个聪明绝顶的原始人知道未来的考古学家需要这些资料而画的,但是,当我接触了一些小孩子
以后,当我发现,对他们来说,绘画就和说话、微笑、哭泣一样,是最自然不过的一种表达需要的时候,我开始想到,原始人的壁画,也可能就和这些孩子的画一
样,不是为任何人而画,而只是他们表达自我的一种需要。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三岁的女孩,在幼儿园里上图画课的时候,她把自己、老师、幼儿园里的小花小草和滑滑梯,都涂成了红色的,老师问她,为什么要这样涂色,她回答,因为太阳落山了,阳光把一切都变成红色的了。

 
 当一个孩子还不会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时候,她已经懂得用图画去表现自己对黄昏来临的感受了,而同样的,即便一个人完全不认识字,只要他有
眼睛,他也可以从图画里获取知识与信息。在人猿泰山的小说里,有一段这样的描写——泰山在和猩猩们生活时,无意中看到了一本被遗弃在林中小屋里的画有动物
与昆虫的书,他并不认识书上的那些奇怪的“符号”,但是他认识那些动物的图片,于是,凭着一个人类孩子的悟性,他渐渐明白了,那些符号就是用来解释那些图
画的,并由此学会了阅读。




  通过图画去认识世界,或者,通过图画去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每个人天生就具备的能力,不需要任何
外界的教育,人之所以成为人,恰恰是因为我们具备这样的能力。当我们面对古埃及壁画感受到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当我们面对敦煌壁画感受到一种宗教情绪的震
撼,我们可以说,人类最早的智慧,人文情感,所有抽象符号不能承载的东西,都是通过图画流传到现在的。


  我们可以相信,一本好的图画书,既是存
在于久远的过去,也必将存在于漫漫的未来,它不仅仅是人生的第一本书,也是人类的第一本书,它是一本不论对孩子,还是对成年人,都意义深远的书。正因为有
了图画书,我们才有了一种最本真、也最简单的表达方式,一个三岁孩子也可以把握的表达方式。如果说,我们能读到一个人最纯朴的思想,那是因为,我们有图画
书,它不需要你掌握华丽的辞藻,不需要你学会掌握摄像机等高科技产品,只需要一支笔,就可以画出我们的所思所想。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图画书的最高境界,
就是简单。


  这里,我要附上被誉为图画书天才的一位大叔的作品,全世界的孩子和成人都被他简单而纯粹的表达感动过,他没有学习过任何的绘画技巧,他只是像一个孩子一样的画,但是他画出了一本能让我们后代的后代也能读懂、也会感动的书,他,就是希尔弗斯坦。

【作者简介】

 
 谢尔·希尔弗斯坦,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他的绘本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
1.8亿册。1974年《爱心树》的出版轰动文坛,一举奠定了谢尔在当代美国文学界的地位。在此后几十年,该书畅销不衰,累计销量超过550万。其他脍炙
人口的作品还有:《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阁楼上的光》、《人行道的尽头》、《往上跌了一跤》等。希尔弗斯坦的作品,原本设置的读者
群是四岁到八岁的小孩,却成了所有年龄层的最爱,只因他的书,让人看了会笑、会感动、会永难忘怀。


【代表作品】

《爱心树》

  本
书是世界绘本的经典作品之一,出版30年来,一直是绘本世界的著名典范,历久不衰,魅力惊人,销量超过600万册。The Giving
Tree直译过来就是“一棵不断给予的树”,日文译成了《大树》(《おおきな木》),中文译成了《爱心树》。其实,即使是一个孩子,也读得出这是一个爱的
故事。


《失落的一角》

  它是一个圆,但是它缺了一角。它缺了一角,它不快乐!

  于是它浪迹天涯去寻找那失落的一角……经历了
千辛万苦,它终于找到了那失落的一角,它很开心,它想停下来,看看周围的风景,它却快得无法停留。它想张开口大声歌唱,却发现找到的那一角把它的嘴巴封住
了,以至它无法张口……突然它惊讶地尖叫起来——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它放下了找到的那一角,没有一点留恋……




  在彭懿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对希尔弗斯坦的作品有过这样的介绍:

 
 “说到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绘画风格,人们多半会想到“简洁”一类的字眼儿。是的,谢尔·希尔弗斯坦只用钢笔作画。不止是这本《爱心树》,像那本充满了童
趣的《阁楼上的光》、那本被称之为“可能是你最快读完的一本书,但恐怕也是得花上一辈子咀嚼的一本书”的《失落的一角》,也都是用黑色线条画成的。他还常
常处心积虑地大面积留白,譬如《爱心树》的第2个画面——就是说树喜欢上一个男孩那两页,左面一页是一棵树,而右面一整页几乎就是一张白纸,只是上面有一
簇树叶、右下角有一只小孩的脚。不过,读者却丝毫也不会产生空而无物的感觉,因为谢尔·希尔弗斯坦已经把一个深刻而又隽永的故事注入到了那充满灵动的线条
里。他还拥有一个神话般的本领,就是延伸读者的想像力。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他并没有画出树的表情,但你分明看到了树那慈爱、喜悦与凄凉孤寂的表情。还
有,这本书你千万不要漏看了树枝的变化——至少是到树枝被男孩砍光背回家为止,每一页上的树枝都有不同的动作:男孩朝树跑来时,树枝会弯下来像是在招唤
他;男孩戴上树叶编的王冠把自己想像成森林之王时,树枝也会像他一样骄傲地翘起来;男孩躲在石头后面和树捉迷藏时,树枝会伸得长长地去找他……”




 
 只是用一只钢笔,为什么能创造出震撼全世界读者的作品?没有什么诀窍,只因为希大叔已经领悟了图画书的真谛——返朴归真的表达。他是为了表达而创作,他
选择了他觉得最合适也最简便的表达方式——钢笔画,就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他表达的东西被千万读者理解了,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现
在,我们再回头来看看当下的图画书。当书这种东西,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由最开始的纯文字,渐渐到后来的黑白插图,再到四色印刷,数码彩印……终于,只要艺
术家想得到的,印刷厂都能给他印出来了,达芬奇的名画也可以成批复制了,图画书的种类也忽然间井喷般的涌现,电脑制图、微距摄影、各种拼贴,立体书,翻翻
书、有声书……成人绘本、婴儿绘本、各种年龄的衔接读物……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一个馍馍忽然变成了满汉全席,我们却失去了味觉,嗅觉,再也不知
道自己应当吃什么了,而只能去迷信那些食品鉴定证书,这就是当下图画书读者的现状。而身为图画书作者,就更是迷茫,他们看到了波隆那书展上的光怪陆离,他
们看到了安徒生插画奖的风格迥异,可他们无所适从,不知道何为“优秀”,何为“最佳”,于是别人用丙稀,他们也就用丙稀,别人用电脑,他们也用电脑,别人
做立体,他们也做立体,别人做传统,他们也做传统,如果别人用“三聚氰胺”,他们也就会跟着用,而根本不会用自己的脑子去稍微想一下:为什么要这样?为什
么不那样?


  这是一个可以用各种方式去创造去表达的时代,然而我们却莫名地失去了原创力和表达力,无数被冠以图画书之名的花花绿绿的纸头里,藏
着的却是没有内涵也没有意义的一片空虚。是的,这个技法,那个技法,都令人咋舌;这个故事,那个故事,都匪夷所思。可它们到底想表达什么?如果,技法和故
事不是为了表达而存在的,而只是为了炫耀而存在的,那么它们除了让人看到一个穿着京戏服装亮相的傀儡般的艳丽,又能给我们留下什么有血有灵的活生生的东
西?


  在这里,我不想举那些反面的案例了,因为实在多得数不过来,我只想请大家在感觉迷茫<

© 2005-2021 dreamkidlan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1623号-1